夭夭直播官方版-夭夭直播免费版app下载-夭夭直播永久免费版下载

試管之家 試管嬰兒 孕育寶典 查看內容

鰻魚的功效作用和營養(yǎng)價值_鰻魚的適宜和禁忌注意事項

游海 2022-12-12 17:41 網絡 查看: 96 評論: 0 |原作者: 試管之家|來自: 網絡

摘要: 鰻魚的功效與作用 功補虛養(yǎng)血、美容養(yǎng)顏、 ...
文章廣告圖

鰻魚的功效與作用

  • 補虛養(yǎng)血、美容養(yǎng)顏、強精壯腎

  • 年老、體弱者及年輕夫婦

  • 感冒、發(fā)熱者等

營養(yǎng)功效

功效作用

鰻魚是屬于鰻鱺目分類下的物種總稱,是一種外觀類似長條蛇形的魚類,具有魚的基本特征。具有補虛養(yǎng)血、美容養(yǎng)顏、強精壯腎等功效。 1.補虛養(yǎng)血 鰻魚肉含有豐富的優(yōu)質蛋白和各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,具有補虛養(yǎng)血、祛濕、抗癆等功效,是久病、虛弱、貧血、肺結核等病人的良好營養(yǎng)品。 2.保護視力 鰻魚含豐富的維生素A、維生素E,對于預防視力退化、保護肝臟、恢復精力有很大益處,其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,是夜盲患者的優(yōu)良食品。 3.預防骨質疏松 鰻魚是富含鈣質的水產品,適量食用可以使血鈣值有所增加,強壯身體。 4.促進腦部發(fā)育 鰻魚還含有被俗稱為“腦黃金”的DHA及EPA,含量比其他海鮮、肉類均高,而DHA和EPA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。 5.美容養(yǎng)顏 鰻魚的皮、肉都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,可以養(yǎng)顏美容、延緩衰老。 6.強精壯腎 鰻魚體內含有一種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,具有良好的強精壯腎的功效,是年輕夫婦、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。

營養(yǎng)價值

鰻魚的營養(yǎng)價值非常高,所以被稱作是水中的軟黃金。鰻魚營養(yǎng)成分豐富,每百克(100g)生鮮鰻魚含水分61.1g、蛋白質16.4g、脂質21.3g、醣類0.1g、灰分1.1g、礦物質95mg(毫克)、維生素230mg,還含有鈣、磷、鐵、鈉、鉀等物質。

1、鰻魚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E,含量分別是普通魚類的60倍和9倍。其中維生素A為牛肉的100倍、豬肉的300倍以上。豐富的維生素A、維生素E,對于預防視力退化、保護肝臟、恢復精力有很大益處。其他維生素如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含量同樣很豐富。

2、鰻魚肉含有豐富的優(yōu)質蛋白和各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。其中所含的磷脂,為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(yǎng)素。另外,鰻魚還含有被俗稱為“腦黃金”的DHA及EPA,含量比其他海鮮、肉類均高。

3、鰻魚還含有大量的鈣質,它的皮、肉都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。

4、鰻魚體內含有一種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,具有良好的強精壯腎的功效,是年輕夫婦、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。


注意事項
不宜同食
1.羊肝 鰻魚含有豐富的優(yōu)質蛋白和各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。羊肝味甘,性平,益血,補肝。但對于脾胃虛弱或者消化不良人群,如果鰻魚與羊肝兩者一起食用,不僅不易消化,減少營養(yǎng)素的吸收,而且還可能引發(fā)舊癥,對人的身體非常不利。 2.白果 鰻魚一般成年人均可食用,特別適合于年老、體弱者及年輕夫婦食用。白果食用可以擴張微血管。對于有肝腎功能損害人群,因為兩者含有復雜成分,一起食用會引起人體生化反應,出現(xiàn)不正常情況,導致身體不適,可能會危害自身的腸道健康安全,應特別注意。
適宜和禁忌
適宜:年老、體弱者及年輕夫婦 鰻魚是含EPA和DHA最高的魚類之一,不僅可以降低血脂、抗動脈硬化、抗血栓,還能為大腦補充必要的營養(yǎng)素。特別適合于年老、體弱者及年輕夫婦食用。體虛衰弱、貧血、肺結核、神經衰弱、男子體虛陽痿、女子體弱帶下、淋巴結核、肺癆潮熱、痔瘡痔漏、腳氣病、腰酸痛、夜盲癥、小兒疳眼(角膜軟化癥)、風濕骨痛以及維生素A缺乏等患者也適宜食用。
禁忌:感冒、發(fā)熱者等 1、鰻魚是發(fā)物,水產品過敏的人忌食;感冒、發(fā)熱、紅斑狼瘡患者忌食。
2、病后脾腎虛弱、咳嗽痰多及脾虛泄瀉者忌食鰻魚。
母嬰宜忌

孕婦可以食用。
鰻魚含的磷脂,為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(yǎng)素。鰻魚含有被俗稱為“腦黃金”的DHA及EPA,孕婦吃鰻魚能為胎兒補充磷脂和DHA,幫助寶寶腦部的發(fā)育,還能美容皮膚。

嬰幼兒可以食用。
鰻魚肉含有豐富的優(yōu)質蛋白和各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,還有豐富的鈣質,嬰幼兒食用,可以增強體質,強健筋骨,還有利于嬰幼兒的腦部發(fā)育。

溫馨提示

鰻魚保存時,可以將殺好的鰻魚用細鹽抹勻腌好,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可保存6小時左右?;蛘邔⒑玫啮狋~浸入10%左右的鹽水中,在30度的氣溫下也可保存3-4天。


鮮花

握手

雷人

路過

雞蛋

論壇熱帖

    微信 QQ好友 QQ空間 新浪微博 豆瓣 更多平臺